有人会把相机比作怪兽,镜头是它的眼睛,闪光灯是它吐出的火舌。当家长举起设备时,孩子的心跳会像被无形的手攥住,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摄入画面成为标本。他们习惯性地把脸埋进大人的肩膀,用发丝遮挡视线,像躲避猎人的小鹿般敏感。有些孩子会突然跳起来,用尽全力撞向镜头,仿佛这样就能让那个冰冷的装置消失不见。
拍摄时的环境往往成为恐惧的催化剂。陌生的背景墙像巨大的牢笼,闪光灯的强光让人眼前发黑。孩子们会想象自己变成被钉在画布上的蜡像,或者变成被无数双眼睛注视的蝴蝶。当摄影师说"笑一笑"时,他们喉咙里卡着的不只是紧张,更像是被无形的手掐住的呼吸。有些孩子会突然大喊,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制造混乱,仿佛这样就能让镜头停止工作。

事后翻看照片时,那些僵硬的表情和躲闪的眼神总让家长困惑。但孩子知道,那些被定格的瞬间都是真实的恐惧。他们会在心里默默计算:多少次闪光,多少次对焦,多少次被要求摆姿势。这些数字像密码一样,记录着他们对陌生设备的本能抗拒。有时他们会偷偷把照片撕碎,把那些被冻结的恐惧重新释放到空气中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仪式。有的会闭上眼睛数到十,有的会用手指在脸上画圈,有的会对着镜子练习微笑。这些行为看似幼稚,实则是他们对抗恐惧的特殊方式。当镜头再次出现时,他们会在心里默念:这次要像小树苗一样挺直腰板,这次要像小猫一样优雅地转个圈,这次要让那些可怕的光线成为故事的点缀。
成年人总在追求完美的影像,却忽略了孩子眼中的世界。在他们看来,照相不过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,而对孩子来说,这是一场需要勇气的冒险。当快门声响起时,那些躲在角落的恐惧会暂时退场,取而代之的是被镜头捕捉到的、最真实的笑容。这种笑容像破晓时分的露珠,短暂却纯净,是孩子在恐惧中开出的花。
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