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先得了解他们过度自负的表现和成因。这些学生啊,那就是自视甚高,觉得自己比谁都强,别人说啥都听不进去。就好比课堂上,老师问个问题,别的同学回答得那叫一个精彩,可他们呢,却一脸不屑,觉得自己的答案才是天下第一。而且啊,他们还特别爱轻视别人,根本不愿意跟自认为不如自己的同学合作,好像人家身上有病毒似的。
至于成因呢,一方面可能是家庭环境闹的。有些家长那是一个劲儿地夸孩子,优点放大得像气球,缺点却被他们当空气。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里,能不自负吗?另一方面,在学校里,如果学生在某方面表现出色,像学习成绩好或者有啥才艺,周围同学一顿猛夸,他们就容易飘起来,感觉自己能上天。
发现学生过度自负后,心理咨询师得赶紧和他们建立信任关系。这信任就像盖房子的地基,没它可不行。可以先跟他们轻松地聊聊天,聊聊他们喜欢的游戏、明星、运动啥的。聊天的时候,得像个忠实的听众,认真听他们说话,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尊重、被理解。比如说有个学生喜欢打篮球,咨询师就跟他聊篮球明星、比赛规则。学生分享自己在球场上的经历时,咨询师得用眼神和点头回应,让学生觉得你们是一伙的。只有建立了信任,学生才会打开心扉,接受疏导。
有了信任基础,就得引导学生自我反思。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因为自负而失败的故事,像项羽,武力那么厉害,就因为自负,听不进谋士的话,最后输得一塌糊涂。也可以让学生想想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,因为自负吃了啥亏。比如有的学生因为自负,不愿意向同学请教问题,考试遇到类似的题就抓瞎了。让他们自己琢磨琢磨,如果当时不那么自负,虚心学习,是不是就能避免这些错误。通过这些办法,让他们慢慢认识到过度自负的坏处。
过度自负的学生往往缺乏同理心,根本不懂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。所以得培养他们的同理心,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。比如说设置个场景,让学生扮演被自己轻视的同学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能亲身体会到被人看不起啥滋味,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别人了。之后再跟他们讨论,在生活中该咋尊重他人,咋发现别人的优点。还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,在活动中和不同的同学合作。通过合作,他们就能明白,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,得互相学习、互相帮助。
对过度自负的学生进行疏导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的,得持续关注。在疏导过程中,要是发现他们有一点小进步,比如原本不愿意和同学合作的学生,开始和同学一起做作业了,这就是很大的进步。发现进步后,得及时鼓励。鼓励可不能只说“你真棒”,得具体指出他们哪里做得好。比如“你这次和同学合作做作业,效率提高了,还学到了新方法,这就是你学会尊重他人、善于合作的表现,太牛了!”通过持续关注和鼓励,让学生慢慢改变过度自负的心理,变得谦逊又包容。
总之,疏导初中学生过度自负的心理,心理咨询师得有足够的耐心和方法。通过了解成因、建立信任、引导反思、培养同理心和持续关注鼓励这些办法,帮助他们健康成长,用更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