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得认识自己的情绪。好多时候啊,孩子都搞不清楚自己为啥生气、难过或者开心。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看看自己身体有啥反应,心里啥感受,让他们知道不同情绪长啥样。比如说,孩子生气的时候,脸可能红得像个熟透的苹果,心跳得像敲小鼓,还会握紧小拳头;难过的时候呢,就像个小泪人,眼泪汪汪的,也不爱说话。这么一观察,孩子就能更准确地知道自己是啥情绪,调节情绪就有了个好开头。
另外呢,还能靠绘本、故事或者游戏,让孩子了解各种情绪。就像和孩子一起看有关情绪的绘本,故事里的主人公一会儿哭一会儿笑,孩子能从中学到咋对付这些情绪。也能玩情绪卡片游戏,家长拿出不同情绪的卡片,让孩子说出是啥情绪,有啥表现。这样既让孩子多认识了情绪,还玩得挺开心。
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后,孩子得学会把情绪说出来。有些孩子怕被批评,或者怕大人不理解,就把情绪藏起来。这可不行,藏着藏着孩子更难受,还可能憋出情绪问题。所以啊,家长得鼓励孩子大胆说。
孩子说情绪的时候,家长得好好听,给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理解。别着急批评孩子,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是被接受的。比如说,孩子说“我今天在学校可不高兴了,同学抢了我的玩具”,家长就可以说“我懂你这感觉,玩具被抢了肯定气坏了。那后来你咋办啦?”这么一回应,孩子就觉得被理解了,更愿意说自己的情绪了。
除了用嘴说,孩子还能通过画画、写东西、唱歌来表达情绪。比如孩子画一幅画,用乌云表示难过,用太阳表示开心。这样孩子就能更自由地把心里的感受倒出来,家长也能更清楚孩子情绪咋样。
孩子认识并说出自己的情绪后,就得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办法。不同孩子适合的办法可能不一样,下面给大家说几个常见的。
第一个是运动调节法。运动可是调节情绪的好办法。孩子情绪不好或者烦躁的时候,让他们去跑步、打球、跳绳啥的。运动能让身体分泌一些让人快乐的东西,像内啡肽和多巴胺,能让人又开心又放松。而且运动还能让孩子转移注意力,暂时忘了烦心事。比如说孩子跑步的时候,光想着自己的呼吸和脚步了,哪还有心思去想不开心的事儿。
第二个是音乐调节法。音乐调节情绪的本事可大啦。不同的音乐能带来不同的感觉。孩子难过的时候,听听古典音乐、轻音乐这些舒缓的音乐,心情慢慢就平静了。孩子无聊的时候,听听流行歌曲、儿歌这些欢快的音乐,立马就活力满满。孩子还能跟着音乐唱歌、跳舞,通过身体动一动把情绪释放出来。
第三个是放松调节法。像深呼吸、冥想、渐进性肌肉松弛这些方法都挺管用。孩子紧张或者焦虑的时候,让他们闭上眼睛,慢慢吸气,再慢慢呼气,多来几次。这么一深呼吸,身体和大脑都能放松。冥想就是让孩子专心感受当下,把乱七八糟的想法都赶跑。渐进性肌肉松弛就是先把身体各个部位绷得紧紧的,再慢慢松开,感受肌肉从紧到松的变化。这些方法都能帮孩子减轻情绪压力,让心里平平静静的。
除了上面这些办法,让孩子有个积极的思维方式也特别重要。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,常常会有一些消极的想法,这会让他们更不开心。所以家长得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眼光看问题。
比如说孩子考试没考好,可能会想“我太笨了,又没考好”。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换个角度想,说“这次没考好可不代表你笨,可能是有些知识点没掌握好。咱们一起看看错题,把知识点弄明白,下次肯定能进步。”这么一引导,孩子就能从消极想法里走出来,看到事情好的一面,信心也足了,更能对付挫折了。
另外,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看看生活里美好的事儿,学会感恩。让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,想想今天有啥开心或者感激的事儿。比如说吃到了好吃的蛋糕,和朋友玩得很开心。多想想这些,孩子就会发现生活里到处都有让人感恩的地方,心情也更快乐。
其实啊,孩子调节情绪是个长期的事儿,得靠家长有耐心地引导和帮忙。孩子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、把情绪说出来、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办法,再加上有个积极的思维方式,就能慢慢学会调节情绪,开开心心、健健康康地面对生活里的各种挑战啦!让咱们一起给孩子的情绪健康成长加油助力吧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