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首先得理解他们为啥对手机这么上头。初中这阶段,孩子们身心那是蹭蹭地长,特想社交,还爱探索新鲜玩意儿。手机里啥都有,社交软件、游戏、短视频,就像个大宝藏,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。他们能在社交软件上跟朋友瞎聊,分享自己的生活;在游戏里感受刺激,体验当“大神”的成就感;在短视频里看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儿。
就说有的学生,在现实生活中跟个闷葫芦似的,跟同学都不知道咋交流,可到了网络世界,那嘴跟机关枪似的,还能交一堆朋友。这时候,手机就成了他们社交的“救命稻草”。咱可不能一上来就骂他们玩手机,得站他们角度想想。
跟初中学生好好沟通也特别关键。咱得平等、尊重地跟他们唠,让他们觉得咱是真关心他们,不是来挑刺儿的。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地儿,坐下来跟他们好好聊聊,问问他们玩手机啥感受,听听他们咋想的。
聊天的时候,别一上来就说他们手机上瘾的事儿,先从轻松的话题开始,比如问问他们最近在手机上看到啥好玩的了。然后再慢慢引导他们想想手机对学习和生活有啥影响。就问他们:“你觉得玩手机影响你学习成绩不?”让他们自己寻思寻思。
给初中学生定个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则也很有必要。规则能让他们知道啥时候能玩,啥时候不能玩,省得玩起来没个完。定规则的时候,得跟他们一块儿商量,让他们也参与进来,这样他们才更愿意遵守。
比如说,规定每天放学后能玩一小时手机,周末可以多玩会儿。还得规定吃饭、睡觉前不能玩,不然对身体不好。再弄个奖励和惩罚机制,要是他们遵守规则,就给点奖励,像看场电影、买本喜欢的书啥的;要是违反规则,就减少玩手机的时间。
除了玩手机,初中学生能做的有意思的事儿多了去了。咱可以引导他们培养点别的兴趣爱好,把注意力从手机上拽出来。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活动,像打篮球、踢足球、跑步啥的。体育活动既能锻炼身体,还能交更多朋友,感受团队合作的快乐。
也能让他们学门艺术,画画、音乐、书法都行。艺术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,让他们在艺术世界里找到乐子和成就感。还能鼓励他们多读点好书,多涨点知识。
咱心理咨询师自己也得做好榜样。咱要是自己整天手机不离手,还咋要求学生不玩呢?咱得在他们面前展现出健康、积极的生活方式,让他们知道除了手机,还有好多更有意思的事儿。
比如说,跟学生交流的时候,把手机放一边,专心跟他们唠。也可以分享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,让他们知道生活那是多姿多彩的。通过咱的一言一行,慢慢影响他们,让他们一点点改变对手机的依赖。
总之,开导初中学生手机上瘾,得理解他们需求,好好沟通,帮他们定规则,引导他们培养别的兴趣,自己还得做好榜样。这样,才能让他们摆脱手机的“魔掌”,健健康康、快快乐乐地成长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