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耐心听孩子倒苦水。孩子可能因为一些在咱大人眼里鸡毛蒜皮的事儿不开心,像跟小伙伴闹掰了,被老师批了。这时候,咱找个安静舒服的地儿,让孩子知道咱乐意听他们说话。孩子开始巴拉巴拉说的时候,咱可别插嘴,也别急着给建议,就眼睛盯着他们,点头、微笑,让他们知道咱在认真听。比如说孩子说在学校和同学干架了,咱就说:“哎呀,听起来你心里憋屈坏了,跟我说说为啥干起来了呗?”这么一回应,孩子就觉得咱懂他们,关心他们。
有些孩子不太会表达情绪,就知道说“不开心”“难受”。咱得帮他们认识更多形容情绪的词儿,像“委屈”“愤怒”“失望”啥的。孩子说“我不开心”,咱就接着问:“是觉得有点委屈,还是有点上火呀?”除了用嘴说,还能引导孩子画画、写日记表达情绪。让孩子画一幅画表达心情,要是画了片乌云,咱就问:“这片乌云是不是说你心里有点堵得慌呀?”这么整,孩子就能更好地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啦。
孩子心情郁闷的时候,陪他们干喜欢的事儿能让他们心情雨转晴。孩子爱运动,咱就陪他们打球、跑步;孩子爱看书,咱就一起读有趣的故事书。干这些事儿的时候,孩子能把烦恼扔一边儿,专心享受当下的快乐。而且跟家长一起干喜欢的事儿,孩子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。就像和孩子一起骑自行车,风一吹,看看路边的风景,孩子的郁闷说不定就跟屁一样,“噗”地一下就没了。
有时候,孩子会钻牛角尖,心情就郁闷了。这时候,咱得帮他们换个角度看问题。比如孩子因为考试考砸了不开心,咱就说:“这次没考好是挺可惜,不过它也让咱知道哪儿学得不咋地。把这些问题解决了,下次考试指不定就逆袭了!”引导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,让他们知道事儿不全是坏的,郁闷情绪就能缓解。让孩子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里的困难和挫折。
孩子心情郁闷挺常见,但咱可不能不当回事儿。通过耐心倾听、引导表达、陪他们干喜欢的事儿、帮他们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些办法,咱能帮孩子疏导郁闷情绪,让他们重新变成开心果。毕竟,孩子快乐成长可是咱最大的盼头啊!
最新评论